close

應徵, 轉職最重要的資料

------"履歷"

「面試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履歷表或許只是簡單的一張 A4,卻決定了你的未來和職涯。

 

 

人資收到履歷後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必須先快速篩選數百、數千份的履歷,然後才能找到最亮眼的幾份。別太驚訝,假設收到了糟糕的履歷,人資反而還會覺得鬆一口氣,因為這表示他可以直接將它丟到垃圾桶,迅速移至下一個人。

求職者要成功奪得面試機會,至少先確保自己的履歷不會被丟進垃圾桶!對於人資來說,履歷中到底有什麼明顯的錯是不能犯、或地雷不能踩的?

Peter Yang,前 HP 及 IBM 的人資經理,也是職涯顧問公司 Resume Writing Services 現任 CEO,擁有 26 年的人資經驗。審閱過無數份履歷的他,提供了各位讀者以下建議和提點,是他過去在履歷中最常見到、要注意避免的五大破綻:

1. 沒列出(足夠)硬技能和軟技能

硬技能,指的是你在技術面的知識和長處(如: Photoshop、Excel),而軟技能則偏向個人專業特質(如: 領導能力、時間管理)。

在履歷表中,建議使用 2:1 的比率放入你的硬、軟技能。 也就是說,如果你放入了六個硬技能,就相對應要新增三個軟技能。

如果應徵者在履歷中完全省略描述軟技能,只列出硬技能,反而沒有記憶點,難以在所有履歷中跳脫出來。

另一方面,軟技能雖然非常重要,但畢竟是無形且難以量化的,因此,需要搭配硬技能,才能有相輔相成的效果。

2. 過度花俏的版面設計

 

內容、版型,是履歷表中重要的兩大核心元素,但哪一項才是人資最重視的?

首先,應徵者要謹記,履歷表最重要的是「易讀性」。過多鮮豔色彩、一種色彩太過強烈、太多的線條、複雜的形狀圖案、放入不易理解的圖表 — 這些都是令人資感到頭痛的事情。大多數人資主管都不偏好浮誇的履歷表,許多人這樣做,是為了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,可是卻努力錯了。

最終,你要考慮你的受眾是誰,且這位受眾希望看到的什麼?一般而言,履歷表最好保持簡單的格式,即黑白文本、簡潔的線條、一致的字體。(除非你準備應徵的工作,剛好是設計相關的職缺,)

 

 

記得, 內容品質才是你應該投注心力的大方向,別被版型設計給拉走,模糊了焦點 

「面試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3. 不斷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

 

履歷中最常見的一大語法錯誤,是太過專注於「我」。

正式的寫法,是在履歷表中 盡量省略人稱代名詞,例如「我」、「我的」、「我自己」等,改成用動詞或介詞開頭 。尤其在自傳部分,許多人喜歡用「我」來開頭每句話,會顯得不夠專業。

舉例而言,與其說「我自己帶領了團隊執行多項數位行銷活動,我也因此幫助公司大幅提升 20%  客戶滿意度」,不如說「在成功帶領團隊執行多項數位行銷活動後,公司的客戶滿意度因此大幅提升了 20%」。

4. 職稱下得不夠精確

你想應徵的職位名稱,應放在履歷表的開頭處、個人聯繫資訊下方。

點出職位,有助於跟內文比對之下一目了然,短短幾個字所傳遞的關鍵訊息,更攸關人資部門決定你是否是該職位的理想人選。

假設你正在申請「資深行銷經理」(Senior Marketing Manager)一職,你可以嘗試在履歷上大膽的把這個職稱改為「品牌行銷策略經理」(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Manager),反而能夠跳脫千篇一律,吸引人資繼續閱讀你其他的相關技能和經驗。

但,如果你為了一時的省事,把職稱寫成「公司經理」(Manager),或是一下把所有多個希望應徵的職位都放上履歷表,那麼人資看到時,可能會持保留態度,懷疑 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正在投遞的職位、或是否了解工作性質 。看似小細節的東西,可能導致大扣分的效果。

5. 履歷太長或太短

最理想的履歷長度,應保持在一至兩頁之間,言簡意賅。

如果你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經驗不多,為了豐富履歷內容,可以考慮將大學課程表現、社團或志工經驗、其他參加過的團體及成就放入內容。

如果想豐富版面,講興趣其實也可以,不過前提是,你得找到一種自然流暢的方式,將自己的某個興趣和正在應徵的工作內容連結起來。

今天起,就別在寫履歷這件事犯錯啦,這份由前 HP 及 IBM 的人資經理 Peter Yang 所給予的建議,希望有助於大家贏在求職跨出的第一步!

 

 

 

參考來源:《CNBC

 

 

 

 

東森幣500元免費領:  https://risu.io/7Gr2

分享賺錢教學:  https://youtu.be/oLdtEBPPNZE

arrow
arrow

    斷腸院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